去年油气公司全球上游业务支出增幅大幅回落

发布时间:2025-04-05 20:24:53 阅读: 72次

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775亿元,同比下降5.4%,减税效果逐渐显现。

在主要收入项目中,1-11月,国内增值税收入5.67万亿元,同比增长9.4%。李超团队则认为,土地出让收入是房地产投资的前瞻性指标,预计未来地产投资承压,2019年地产放松的概率较高。

去年油气公司全球上游业务支出增幅大幅回落

具体而言,1-11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3万亿元,同比增长6.5%。财政部方面表示,11月地方支出增幅较低,主要是部分地区存在前期加快支出进度或部分支出错月因素。不过,自个税起征点和税率调整以来,10月此项收入增幅回落13.8个百分点,至7%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4万亿元,同比下降0.8%。李超团队分析指出,财政支出增速波动也受季节性影响,预计12月支出增速维持平稳,明年赤字率可能上调至3%。

受5月起降低增值税税率等政策影响, 11月,国内增值税持续呈现下降趋势,同比下降1.2%。在收入方面,税收收入8051亿元,同比下降8.3%;其中,11月个税收入下降17.3%,而10月这一数据为增长7%。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

新订单指数为50.4%,低于上月0.4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企业产品订货量增速有所放缓。其中,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1.9%和53.4%,环比均有所回落加工贸易稳定增长,对外承包工程出口倍增。与此同时,我省企业走出去成效明显,对外承包工程带动出口15.9亿元,增长1.6倍。

4月份以来,我省加工贸易一直保持正增长,且增速呈逐月上升趋势。据南昌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我省外贸进出口总额2687.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4.6%,增幅较1至9月扩大0.5个百分点。

去年油气公司全球上游业务支出增幅大幅回落

其中,集成电路进口152.3亿元,增长44.5%,依然是最大的单项进口商品。资源性产品进口也呈现多元化,进口值345亿元,增长14.9%,其中,粗铜、纸浆、煤炭、钴、锂、木材等资源进口大幅增加。进口方面,我省新增投资和产业转型升级快速推进,带动机电产品进口335.3亿元,增长3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9个百分点,占进口总值的42.6%。前10个月,我省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1780.4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6.2%。

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分别增长48.7%和44.2%。其中太阳能电池出口65.9亿元,手机出口47亿元,分别增长14.2%和2.8倍。出口机电产品增长较快。专家指出,机电和资源性产品进口大幅增加,意味着我省发展后劲增强。

7月份之后加工贸易增速超过一般贸易,至10月份,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495亿元,增长17%,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在两位数,成为支撑全省外贸增长的重要因素。前10个月,我省机电产品出口总额782.6亿元,增长10.4%,占出口总值的41.1%。

去年油气公司全球上游业务支出增幅大幅回落

民营企业占据外贸主体地位。进口787.2亿元,增长21.7%

进口方面,我省新增投资和产业转型升级快速推进,带动机电产品进口335.3亿元,增长3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9个百分点,占进口总值的42.6%。资源性产品进口也呈现多元化,进口值345亿元,增长14.9%,其中,粗铜、纸浆、煤炭、钴、锂、木材等资源进口大幅增加。据南昌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我省外贸进出口总额2687.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4.6%,增幅较1至9月扩大0.5个百分点。专家指出,机电和资源性产品进口大幅增加,意味着我省发展后劲增强。民营企业占据外贸主体地位。7月份之后加工贸易增速超过一般贸易,至10月份,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495亿元,增长17%,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在两位数,成为支撑全省外贸增长的重要因素。

加工贸易稳定增长,对外承包工程出口倍增。4月份以来,我省加工贸易一直保持正增长,且增速呈逐月上升趋势。

其中,集成电路进口152.3亿元,增长44.5%,依然是最大的单项进口商品。与此同时,我省企业走出去成效明显,对外承包工程带动出口15.9亿元,增长1.6倍。

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分别增长48.7%和44.2%。前10个月,我省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1780.4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6.2%。

出口机电产品增长较快。其中太阳能电池出口65.9亿元,手机出口47亿元,分别增长14.2%和2.8倍。前10个月,我省机电产品出口总额782.6亿元,增长10.4%,占出口总值的41.1%。进口787.2亿元,增长21.7%

成品库存则连续6个月趋降,但降幅甚微。用工收缩,加上开工不足,导致积压工作量进一步小幅上升。

价格数据显示,制造商的盈利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投入成本的涨速继续超越产出价格。对于生产前景,业界的信心度降至11个月以来的低点。

分项中,新订单指数和就业指数均从上月下降中有小幅恢复,新出口订单指数也从上月低点有所回升,反映制造业需求有所企稳。未来产出指数进一步回落,企业经营预期也继续走低。

投入成本的涨速继续超越产出价格作为一个以单一数值概括制造业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指标,经季节性调整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9月份的 50.0 微升至 50.1,显示中国制造业运行状况在第四季初基本没有变化,与上月一样,增速基本停滞,未能延续9月份之前连续15个月保持增长的态势。在经历连续27个月增长后,中国制造业产出在10月份呈现持平状态。出厂价格指数略有下降,但投入价格指数明显上升,工业品价格上行压力依然不减。不过,受新订单的趋势影响,采购增速极微,采购库存也因此仅有轻微增幅。

用工收缩的原因,多数与公司缩减规模的计划,以及员工退休有关。产成品库存和采购库存指数均较上月略微上升,产成品库存处于收缩区间、采购库存处于扩张区间,反映产品需求状况较为稳定。

稍早数据显示,10月官方制造业为50.2,连续27个月高于临界点,总体延续扩张态势,但创2016年7月以来新低。新接出口业务量连续7个月出现下滑,但10月份降速较9月份有所放缓。

这一数据低于稍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官方数据。11月1日,财新公布的中国10月财新制造业PMI显示,10月份,中国制造业运行情况环比基本持平,产量大致保持不变,新业务总量仅有轻微增长,出口销售进一步下滑,投入品价格涨幅加剧。

上一篇:第四届消博会 | 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地方站首站在海南启动

下一篇:欧元区5月通胀率升至2.6%

Tag: